義務教育階段增加舞蹈、戲劇課程,高中階段開設影視、戲曲課程……17日,河北省下發(fā)了《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》,提出到2018年,全省各級各類學校要開齊開足美育課程。到2020年,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銜接、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結合的現(xiàn)代化美育體系。
據了解,學校美育課程主要包括音樂、美術、舞蹈、戲劇、戲曲、影視等。實施意見提出,今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開設音樂、美術課程的基礎上,有條件的要增設舞蹈、戲劇、戲曲等地方和校本課程。普通高中在開設音樂、美術課程的基礎上,要創(chuàng)造條件開設舞蹈、戲劇、戲曲、影視等教學內容。職業(yè)院校要在開好與基礎教育相銜接的美育課程的同時,積極探索開好體現(xiàn)職業(yè)教育專業(yè)和學生特點的拓展課程。普通高等學校要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,并在開設以藝術鑒賞為主的限定性選修課程基礎上,增設藝術實踐類、藝術史論類、藝術批評類等方面的任意性選修課程。
我省還提出,各級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將美育實踐活動納入教學計劃,實施課程化管理。結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,建立課外活動記錄制度,將學生參與家庭、社區(qū)、鄉(xiāng)村文化藝術活動、學習優(yōu)秀民族民間藝術、欣賞高雅文藝演出、參觀美術展覽等情況納入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內容。中小學校還應以班級為基礎,開展合唱、校園集體舞、兒童歌舞劇、集體美術創(chuàng)作等群體性活動,努力實現(xiàn)每個學生至少參加一項藝術活動,培養(yǎng)一兩項藝術愛好。各級各類學校要根據自身條件和特點積極參與地區(qū)間、省內外人文交流,開展多種形式的國內國際交流與合作。不過文件同時強調,任何學校和教師不得組織學生參加以營利為目的的藝術培訓、競賽等活動,嚴禁任何部門和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參與商業(yè)性藝術活動或商業(yè)性慶典活動。
在美育課程師資提升上,我省提出,一方面建立農村中小學校美育教師補充機制,對農村中小學校美育走教教師給予專項補貼。另一方面整合各方美育教學資源,鼓勵高等學校藝術教師、藝術院團專家和社會藝術教育專業(yè)人士到中小學校擔任兼職藝術教師。聘請藝術家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、民間藝人進校園舉辦專題美育講座、開設美育課程、成立相關工作室。借助京津冀一體化良機,引入先進理念及優(yōu)質美育資源,打造美育教育實踐項目。(記者郭鵬)
來源:河北新聞網